1、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输水迅速、省地、增产和有利于抢季节等特点,与土渠道比较,利用管道输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5%,增产幅度10%左右。
2、畦灌、沟灌技术
畦灌是耕地经平整后利用畦埂将田块划分成小块进行灌溉;沟灌是耕地经平整后,以一定距离开成一道道输水沟,灌溉水通过水沟进行灌溉。
3、“坐水种”技术
在一些干旱缺水尤其是东北地区,春播时常因春旱出不了苗或出苗不齐,为保全苗,采用机械或用水箱、水袋拉水在播种时进行点灌,俗称“坐水种”,这种方法投资少、简单易行。
4、抗旱保水技术
抗旱保水技术主要包括在农田推广使用国产的抗旱剂,以及通过地膜和桔秆覆盖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壤对天然降雨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减少作物蒸腾,提高抗旱能力。近几年每年推广施用抗旱剂近6.7万亩,平均增产10%~20%。
5、管理节水技术
通过提高灌溉管理水平,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达到节水的目的,主要有根据农作物需水量和对土壤墒情的监测,进行适时适量的科学灌溉。
6、喷灌技术
喷灌可使水的利用率达到80%。由于取消田埂及农毛渠,一般可以节省土地10%~20%,作物增长幅度可达20%~30%。此外不需平整耕地、修建田间农毛渠和打埂,不但省工省力,而且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1.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 答: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2、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一个叫扩散过程。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另一个过程叫质流。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3、常用的水肥一体化措施有哪些? 答: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如叶面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4.滴灌施肥有哪些优点? 答:4.1 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 4.2 大量节省施肥劳力,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施肥速度快,千亩面积的施肥可以在1天内完成; 4.3 灵活、方便、准确地控制施肥时间和数量; 4.4 显著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增强作物抵御不良天气的能力; 4.5 可利用边际土壤种植作物,如沙地、高山陡坡地、轻度盐碱地等; 4.6 有利于防止肥料淋溶至地下水而污染水体; 4.7 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栽培; 4.8 由于水肥的协调作用,可以显著减少水的用量。加上设施灌溉本身的节水效果,节水达50%以上; 4.9 滴灌施肥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特别是随水传播的病害,如枯萎病。因为滴灌是单株灌溉的。滴灌时水分向土壤入渗,地面相对干燥,降低了株行间湿度,发病也会显著减轻。 4.10 滴灌施肥只湿润根层,行间没有水肥供应,杂草生长也会显著减少。 4.11 滴灌可以滴入农药,对土壤害虫、线虫、根部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4.12 冬季土温低,可以将水加温,通过滴灌滴到根部,提高土温。在温室大棚有很强的应用性。 4.13 对于较粘重土壤,将滴灌管埋于一定土层深度,通过空气压缩机向土壤灌气,解决根部缺氧问题。 4.14 由于滴灌容易做到精确的水肥调控,在土层深厚的情况下,可以将根系引入土壤底层,避免夏季土壤表面的高温对根系的伤害。 4.15 滴灌施肥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施肥。吸收量大的时候多施肥,吸收少时少施肥。很多作物封行时正是需肥高峰期,但人进不了田间,无法追肥(如马铃薯、甘蔗、菠萝等),而滴灌则不受限制,可以随时追肥。 4.16 滴灌施肥由于精确的水肥供应,作物生长速度快,可以提前进入结果期或早采收。 5. 为什么滴灌可以省肥30—50%? 答:首先,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少量多次施肥,可以按照作物需肥规律施肥;其次,可以减少因挥发、淋洗而造成的肥料浪费,从而大大地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来说,土壤肥力水平越低,省肥效果越明显。 6.为什么滴灌可以节省施肥、灌溉劳力的90%? 答:滴灌施肥和浇水不用下地,不用开沟、覆土,速度快,上千亩的面积可以在一两天内完成灌溉施肥任务。滴灌施肥是设施灌溉和施肥,整个系统的操作控制只需一个劳动力就可轻松完成灌溉施肥任务。这对于作物种植集中地区及山地果园,其节省劳力的效果非常明显。 7.滴头一滴一滴的出水,出水量那么小,能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吗? 答:可以!其实滴头流量有很多种选择,常见的范围在1.0~10.0升/小时。滴头流量的选择主要是由土壤质地决定的,通常质地越粘重,滴头流量越小。滴头每秒的出水量虽然很小,但是灌水时间长。以规格为2.3升/小时的滴头为例,如每棵果树安排两个滴头,灌水时间为2.5小时,每株果树将得到11.5升水,灌溉5小时则出水23升。滴灌可以通过延长灌溉时间和增加滴头数量来增加供水量,可以满足作物在各种炎热气候下的需水量。 8.哪些作物适合安装滴灌? 答:单纯从技术角度上讲,所有的作物都可以安装滴灌。衡量一个作物是否适合安装滴灌主要从经济角度及作物的种植方式上进行评价。成行起垄栽培的作物、盆栽植物、山地的各种作物、经济林、药材等都可以用滴灌。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是棉花、马铃薯、玉米、葡萄、柑桔、香蕉、花卉、大棚蔬菜、甜菜等作物。 9.滴灌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答:由于滴头为精密部件,对灌溉水中的杂质粒度有一定的要求,滴灌要求粒度不大于120目,才能保证滴头不堵塞。如果水源过滤措施和设备符合要求,井水、渠水、河水、山塘水等都可以用于滴灌。因此,水源过滤设备是滴灌系统的核心部件,大多数滴灌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都是因过滤设备不符合要求或疏于清洗过滤器引起的。 10. 如何选择过滤器? 答:滴灌的关键是防堵塞。选择合适的过滤器是滴灌成功的先决条件。常用的过滤器有砂石分离器、介质过滤器、网式过滤器和叠片过滤器。前两者做初级过滤用,后两者做二级过滤用。过滤器有很多的规格,选择什么过滤器及其组合主要由水质决定。这是较专业的问题,最好由专业人士设计和选择。 11. 能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哪些? 答:只要是能溶于水(最好是不溶性杂质含量低于0.5%)的化肥都能够通过滴灌系统来施用。最好选用水溶性复合肥,溶解性好,养分含量高,养分多元,见效快。部分有机肥,如鸡粪、猪粪要经过水沤腐,取其滤清液使用。 12. 滴灌可施用有机肥吗? 答:滴灌系统是液体压力输水系统,显然不能直接使用固体有机肥。但我们可以使用有机肥沤制的沼液,经过沉淀、过滤后施用。鸡粪猪粪等沤腐后过滤使用。采用三级过滤系统,先用20目不锈钢网过滤,再用80目不锈钢网过滤,最后用120目叠片过滤器过滤。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液体有机肥,不仅克服了单纯施用化肥可能导致的弊端,而且省工省事,施肥均匀,肥效显著。 13. 通过滴灌系统施肥有哪些常用方法? 答:根据滴灌系统布置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施肥方法。常用的有重力自压施肥法、泵吸肥法、泵注肥法、旁通罐施肥法、文丘里施肥法、比例施肥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施肥方法要咨询专业人员或参考更详细的资料。 14. 滴灌施肥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是过量灌溉问题。滴灌施肥最担心的问题是过量灌溉。很多用户总感觉滴灌出水少,心里不踏实,结果延长灌溉时间。延长灌溉时间的一个后果是浪费水,另一后果是把不被土壤吸附的养分淋洗到根层以下,浪费肥料。特别是氮的淋洗。通常水溶复合肥料中含尿素、硝态氮,这两种氮源是最容易被淋洗掉。过量灌溉常常表现出缺氮症状,叶片发黄,植物生长受阻。二是施肥后的洗管问题。一般先滴水,等管道完全充满水后开始施肥,原则上施肥时间越长越好。施肥结束后要继续滴半小时清水,将管道内残留的肥液全部排出。许多用户滴肥后不洗管,最后在滴头处生长藻类及微生物,导致滴头堵塞。准确的滴清水时间可以用电导率仪监控。 15. 在滴灌施肥过程中如何避免过量灌溉? 答:滴灌施肥只灌溉根系和给根系施肥。因此一定要了解所管理的作物根系分布的深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小铲挖开根层查看湿润的深度,从而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过量灌溉。或者地里埋设张力计监控灌溉的深度。 16. 在雨季土壤不缺水,如何通过滴灌系统施肥? 答:在土壤不缺水的情况下,施肥要照常进行。一般等停雨后或土壤稍微干燥时进行。此时施肥一定要加快速度。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完成。施肥后不洗管,等天气晴朗后再洗管。如果能用电导率仪监测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可以精确控制施肥时间,确保肥料不被淋溶。 17. 肥料的浓度如何控制? 答:很多肥料本身就是无机盐。当浓度太高时会"烧伤"叶片或根系。通过灌溉系统喷肥或滴肥一定要控制浓度。最准确的办法就是测定喷施的肥液或滴头出口的肥液的电导率。通常范围在1.0~3.0ms/cm就是安全的。或者水溶性肥稀释400~1000倍,或者每方水中加入1~3公斤水溶性复合肥喷施都是安全的。对于滴灌,由于存在土壤的缓冲作用,浓度可以稍高一点也没有坏处。 18. 山地果园滴灌必需修建蓄水池吗? 答:不一定。为了节省开支,果园地形高差在15米内的,安装滴灌一般不需要修建蓄水池,只要选择合适扬程和流量的水泵即可。对于地形高差在25米以上的,最好在果园最高处修建一个蓄水池,采用重力滴灌系统,较为省钱。 19. 为什么山地果园滴灌要用压力补偿式滴头? 答:滴头分普通滴头和压力补偿滴头。普通滴头的流量是与压力成正比的,通常只能在平地上使用。而压力补偿滴头在一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内可以保持均匀的恒定流量。山地果园、茶园或林木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用普通滴头会导致出水不均匀,通常表现为高处水少,低处水多。用压力补偿滴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保证管道各处的出水均匀一致,地形起伏高差大于3米时,就应该使用压力补偿式滴头。
7、微灌技术
微灌将水和肥料浇在作物的根部,它比喷灌更省水、省肥。当前在我国推广的主要形式有微喷灌、滴灌、膜下滴灌和渗灌等。膜下滴灌具有增加地温、防止蒸发和滴灌节水的双重优点,节水效果最好。近几年,在我国西部得到迅速推广。
8、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灌溉,即改变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而采取“薄、浅、湿、洒”的方式进行灌溉。
9、集雨节灌溉技术
集雨节灌工程可以使干旱缺水地区群众同平原地区一样发展“二高一优”农业。集雨节灌溉技术已在西北(降雨量一般要大于250m)和西南地区得到了推广。
10、渠道防渗技术
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由0.4至0.5提高到0.75至0.85。此外,渠道防渗技术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